第八十八回 未闻笔墨惊四海,空有文章动九州-《江山如画之长歌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孔夫子说完,拿起身边的拐杖,颤颤巍巍的下台而去。孟晚舟忙道:“文试还没结束,夫子何故离席?”

    孟夫子一边道:“老夫此番前来,虽然舟车劳顿,可能读到如此好诗,那是不虚此行。此兴既足,兴尽而返,何须再观?”头也不回的去了。

    张胜枝道:“夫子好雅兴。也等等晚生,一道同行。”急步追了过去。剩下的大儒愣了愣,一同哈哈大笑。孟轻舟道:“咱们也该走了。”众人连袂而去,一时走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那名中年文士目瞪口呆,半响才反应过来,拿着记分簿,急忙奔向方台,向倾楠笙道:“庄主,先生们走了。”

    西门子书向南面望去,只见空着二十多张椅子,一众大儒走的一个不剩,惑然道:“文试还没结束,怎么都走了?”

    那中年文士摇了摇头。倾楠笙摆手道:“算了,读书人性情古怪,子书你派人将他们原路送回,每人备上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。既没了评判,文试就到此为止。”

    西门子书依言吩咐下去,从中年文士手里接过记分簿,扬声道:“文试结束,下面宣读大儒的评分,没有念到名字的,一律淘汰出局。”

    那黑大个既不是为竞亲而来,也知水平有限,自便没有献丑,可听西门子书念完晋级的名单,也没有听见齐天的名字,问道:“这就完了?你再仔细瞧瞧,是不漏了我大兄弟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西门子书也是一肚子的不解,齐天所作,高才壮采,言有尽而意无穷,实是难得一见的好诗。难道那些大儒,也为五斤米折腰,被庄主私下收卖了,刻意不给评分?要不为何连那些给出零分的,也都记录在册,惟独遗漏人家?

    倾楠笙站起身道:“文武结果已出,承蒙各位看的起,远道而来,山庄备了薄席淡酒,等各位用过午膳,下午再举行武试。”

    突然右面下面一个清朗的声音道:“这不公平。”齐天听声音熟稔,循声望去,南面坐了百余人,一时要找出是谁说话,并不容易。

    要是西北两向的人质问,倾楠笙自不会理,可在南面能有席位的,都是应邀而来的宾客。其中许多人来头虽然不小,哪怕射日山庄并不放在眼里,可作为主人,当着天下英雄的面,却也不由他倨傲。

    倾楠笙淡淡的道:“何事不公?”那人站起身来,三十左右,丰神俊朗,一袭白衣胜雪,背着一把油纸。

    齐天大喜道:“韩兄也来了。”那人微笑着点了点头,正是江北“武林道”的护道使“白衣”韩风月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